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行业新闻
          新闻中心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重点关注

          光伏行业的新契机:互联网+金融

          发布时间:2015-7-29 浏览次数 :3275次

          如今 ,大家都在说“互联网+” ,可是“互联网+”是什么 ?作为传统的能源行业,光伏产业怎么“互联网思维”、怎么“互联网+” ?或者再深入点 ,“互联网思维”好理解 ,光伏产业的“互联网+”要“+”什么?

          要“+”什么?当然要从光伏企业最大的痛点入手,如此“互联网+金融”在光伏产业中的风行也就容易理解得多了。就像中盛光电董事长佘海峰在7月初的“新三板推介会”上说的 ,“光伏电站发展的每一步,都需要金融界的强力支持 !”简言之,光伏产业都缺钱 。

          光伏缺钱,但是金融资本因为各种原因而持的保守审慎,资源的不均衡,给了“互联网+金融”机会 ,也给了中国光伏产业一个新的转型契机 。25日结束的晖保智能“能源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布会上,晖保副总裁许瀚为记者深入剖析了光伏产业的“互联网+金融”。

          垂直化数据为“互联网+金融”背书

          最严苛的金融投资人也会承认,能源资产具有非常优良的金融属性 ,这点是毋庸置疑的。可是能源数据具有极其显着的特殊性,尤其是光伏这个最年轻的能源小弟。怎么让光伏产业数据 ,或者再深入点 ,让光伏电站的庞大数据为金融融资背书,成为光伏产业无法回避的大问题 。

            这并不容易。大型电站因为各种原因,其实不太愿意公布自己的运维数据 。一边是金融界的数据需求,一边是大型电站的“敝帚自珍”,数据冲突或者说数据信息的不均衡,才是光伏产业融资难的根本。

          有富有远见的光伏企业已经着手在平衡这个冲突,联合光伏率先公布自己的发电数据,让光伏电站的“过往数据”大白在阳光下 ,让所有有兴趣和有需要的人随时都可以查阅调用 ,为整个数据僵局破开了一个小口。

          过往数据是检验光伏电站的唯一标准。在这一点上,欧美大型电站大多可以“30+”年超龄服役 ,就说明了问题。

          破开金融界的信任坚冰

          相比其他行业的短期暴利,太阳能的投资回报期就长了很多。而且这个漫长的投资回报期充满着各种不确定因素 ,此外,更重要的是大型光伏电站的前期投资非常大 ,在不能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的前提下 ,很难获得投资人的信任 。

          另外光伏电站的设计、建设以及后期运维,要求从业者有“工匠精神”,每一步设计,每一个部件都要精确精准 ,才能保证在25年生命周期了,这个电站持久稳定。当然,电站拥有者本身的母公司经营状况对电站奔上的风险系数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所有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结成了一道阻断信任的坚冰 。而“互联网+金融”就能很好的融合各方面的信息,沟通电站和投资人 ,促成融资的达成 。

          达成沟通和交流

          “互联网+金融”不单单在融资方面可以给予电站帮助,在之后的运维阶段也有自己优势 ,因此以信贷融资和运维监管为特色的光伏亿家  、大数据特长的晖保智能等为代表的企业开始推动了“互联网+金融”向管控和产业链系统服务转型。

          在大数据支持下,用户可以很方便的看到自己的电站运行状况,出现问题后也能第一时间沟通运维服务商,从这个意义上 ,如今的“互联网+金融”早就不是简单的数据和金融资本汇合,而是多方共同协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并提供持久稳定服务的沟通平台。

            眼下,2015年行程过半,光伏企业整个前半段已经明显看到了业绩和利润的改善,几乎可以说中国的光伏产业终于走过了寒冬的拐点,再次启程;只不过这次光伏产业不再是光杆儿一人,有了“互联网+金融”这只翅膀,光伏企业以后的路会更加平坦和顺遂。



          参考文献:Solarzom光伏太阳能网

          相关链接:https://www.solarzoom.com/article-70772-1.html

          1. 订阅号

          2. 服务号

          苏ICP备15060975号    Copyright 2015 江苏尊龙凯时人生就是搏新能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



              XML地图